咨询电话:400-6680-093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主页> 媒体聚焦> 正文
新华日报:技能+学历,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浏览:1113

  今年25岁的周晨诚是南通一家大型模具制造厂生产车间的技术员,月薪5000元。5年前,职校毕业的他只是宜兴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学徒工,月薪不足2000元,后在大学生姐姐督促下进入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制造学院进行4年本科学习,毕业时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人生有了不小的改变。


  3月下旬,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推出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帮助有进一步深造意向的农民工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到2020年,资助150万名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江苏有农民工1807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6.5%,他们已成产业工人主力军,而抽样调查显示88.8%学历在高中以下。教育,或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乃至投身创新创业。


  “求学圆梦”江苏方案本月出台


  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萍告诉记者,教育厅正会同总工会,对农民工总体规模和分布、教育学历和非学历需求进行调研摸底,4月30日前出台“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省级方案。“农民工比较务实,首先要解决‘饭碗’问题。他们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提升、对接哪些专业,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江苏有137所高校,其中87所是高职院,有承接学历、非学历技能培训的经验。目前校外继续教育点有1005个,经验丰富,今后我省将更集中、有组织地重点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学历和非学历能力提升。这些高职院和约25所应用型本科将成为开展农民工学历教育的主体。


  对于考试、学位授予等一系列问题,徐萍分析,农民工群体总体文化基础薄弱,而目前各类学历继续教育总体趋严,“正研究招生具体政策,给农民工群体单独划线,单独教学。入学有门槛,要保证教学质量,准出标准也不能低。”


  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友生说,已与省教育考试院研究相关招生计划,“一方面研究哪些应用专业是‘最需要’‘最对口’,另一方面得考虑‘怎么教’,不能过于理论,但如果纯操作又变成培训课而非系统的学历教育,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都需要重新设计。”


  更多农民工期盼技能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邹农俭教授研究江苏农民工问题多年。在他看来,作为“江苏制造”的主力军,目前农民工急需职业技能培训。“‘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仍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缺的就是能钻研技术的能工巧匠。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也说明技术、技能人才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过去,中国工人有13个技术等级,能工巧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现在的制造企业多实行计件制,工人技术好收入也抵不过管理层,感觉不到受尊重。


  全国优秀农民工、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的段俊也告诉记者,车间有500多名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说到学历教育,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可能更需要,我们工人还是技能培训更实用一些。”段俊说,身边很少有主动去提高学历的农民工,倒是有很多人工作之余学一些技术,比如公司定期组织育婴师、糕点师、插花培训,每堂课都爆满。“如果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参与的工人可能不会太多,毕竟上班比较辛苦,每天两班倒,时间有限。”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曾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该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马万顺介绍,培训内容是面向企业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比如计算机、机械、餐饮等,还有职业安全教育、法律常识等综合素质培训,参训人员每年约400人,由企业推荐学习。


  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王之国院长说,开展农民工学历教育,如果专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适配”需求,那么提升农民工能力的初衷很难实现。“苏北有很多农民工缺乏技能、文化素质偏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只要找准发展需要的痛点,通过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技能加学历,未来机会将更多


  秦鑫曾是张家港兆丰机械零件厂的数控车工,2014年参加江苏省技能竞赛获得首届“技能状元”称号,得到省政府颁发的10万元奖金及多家知名企业的邀请,可秦鑫选择到三江学院继续本科深造。“现在很多企业收入直接和学历挂钩,有了技术,再拿个本科学历,以后机会更多一些。”


  不少农民工反映,在苏南地区一些工厂和企业,高中生和大专生收入能相差大几百甚至上千。学历提升关联收入增长,目前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技能+学历教育因此颇受欢迎。


  从2010年开始,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函授大专”继续教育,每年招收100人左右,毕业后均获船员适任证书,上船工作收入不菲。只要拿出特色专业,解决就业问题,吸引农民工参与并不算困难。“我们正积极与扶贫办、退伍办及企业联系对接,希望扩大服务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规模。”


  “如果企业根据生产需求主动推荐,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道路就要宽敞得多。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职工教育培训基金,要保证企业这方面投入,否则农民工学历提升难以形成规模。”马万顺认为,只有整合政府、工会、学校、企业多方资源,才能够打开农民工学历和技能提升的大门。“校企合作是最直接的途径,我们目前正和六七家企业商谈,让农民工在岗位上直接培训。”